走出皇宫,姬松脑海中还在回放着临走时李世民的话。
“朕的时间不多了!”李世民看着满是繁华,有不舍,有不甘,但最后却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是在叹息天不假年,还是在叹息世事无常,或者是在后悔将关陇贵族逼迫太甚?
这些他都不清楚,但惟一能知道的就是这位一手将大唐推上顶峰的帝王即将走向人生的终点。这个世界上没人是不死,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没有例外!
“走,去西市看看!”
姬松突发奇想,他好像很久都没有去过集市了,整日不是忙于公务,就是在和众人勾心斗角,不知什么开始距离市井越来越远了。
这很不好,正好今日时间还早,去西市看看,看看现在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西市,乃是长安最为繁华的集市,这里聚集了来自天南地北,世界无数国度的商人和商品。自从西域和运开通之后,以往需要大半年时间才能到达长安,现在只需之前的三分之一时间。
不管是安全还是都得到了保障,没了兵匪,没有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的域外商人沿着这条新的道路来往于东西方之间。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要有一个很好的秩序,就算什么都不做,在贫困的地区都能日见繁华。中原自古对商人的偏见太甚,导致他们在中原王朝发展中只能依附于豪强和世家官员。
有了他们庇护,打压异己,官商勾结,欺上瞒下就成了主流。
而商人也成为奸诈的代名词,受到世人唾骂。
不可否认有些商人确实如此,但也不能一竿子打死,说白了,还是制度的问题。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更没有有效的收税手段,导致商人只能野蛮发展。
这点需要和后世的宋朝学习,虽然他们对外卑躬屈膝,但对内,特别是对商人的管理以及收税算是做到了封建王朝的极致。
就算被打到江南,也能收取极为惊人的商税,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商税达到了全国税收的八成,这是什么概念?说明那时候的商税足以养活整个国家。
当然了,这和当时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帝国截断,加上西夏这个和其有着世仇的国家横在关键节点上,丝路算是彻底用不上了。
但商人对于利润的追求是何等的疯狂?丝路走不了,那就从海上走,绕过好望角,经过红海,印度洋,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
并且这不是单向的,西方商人来到中原,中原的商人也最远去到了红海沿岸,和明朝郑和走过的路路线基本重合。
当初郑和下西洋,未必没有继承宋朝的遗泽。
但可惜,陆权思想的局限性导致本可以超越宋朝的大明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很快,大牛推着姬松来到了西市,刚一进来就被里面的繁华所触动,这还是当年的西市吗?
“怎么变化这么大?”姬松吃惊道。
也难怪,当您在长安看到迥异于中原的建筑时,特别还是一片连着一片的时候,能不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