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九点左右,外面就有一个婆娘兴奋的跑进来,一边跑一边高声喊着“新郎官来接新娘子咯。”
瞬间,杨家大院就沸腾起来,尤其是孩子们,此时更是被家长给叮嘱着去堵门,这年头可不兴给孩子们红包里面装钱,毕竟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即便是富裕人家也几乎不会这么做,至少在他们这边是没有给堵门的孩子们发红包的,都是用糖块代替。
从家门口一直到接到新娘子一共有三道门,农村孩子多,因此结婚的时候你得准备不少的糖才可以,不然会很尴尬。
好在杨青青的新婚丈夫是供销社的小领导,结婚需要喜糖,单位里的领导也不会吝啬的,总能走点员工通道给写便利。
“不给喜糖不让进门。”一时间,想着等拿到糖果的孩子,什么都顾不上了,齐刷刷的冲到大门口去堵着。
只是很可惜,随着一把糖从墙头上被抛进来,堵着门的孩子们什么都顾不上了,扭身回头疯抢扔进来的喜糖,新郎官也顺利的跨进了大门。
这次来陪着新郎官结亲的,是对方的堂兄弟,来了有三四个,护着新郎官跨过三道门,可算是看到了新娘。
姜瑜被姜秀秀拉着站在院子里,透过窗户看着里面的情况,只见媒人在里面念念有词,都是一些吉祥话儿,且农村的习俗看着也很有趣,这婚礼在她看来,也是原汁原味了。
这个年代接新娘大部分都是牛车,条件好点的是租用村子里的拖拉机,再好点的直接骑着自行车过来。
今天对方来接人,直接就是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的十几辆,惹得村里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地里羡慕眼红。
他们很多当年结婚,干脆就是从自己村子里走到婆家的,别说自行车了,连牛车都没有。
这一比较,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
不过在姜瑜看来,可谓大开眼界,她无法想象结婚居然是用自行车的,而且来接亲的流程和穿戴都很土味。
想到自己结婚,最早也要十年后,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那时候私家车已经开始出现了,华夏经济发展迅猛,她或许能避免这种自行车接亲的羞窘。
在这个年代,能被自行车给接到新家,对新娘子来说是最美的婚礼了。
可姜瑜到底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她实在是很难全心接受。
众人经过一番的热闹,杨青青就被她的新婚丈夫给抱出了家门,放到了最前面的那辆自行车后座上。
后座很体贴的铺着一张软垫,车把手上也挂着红色的布条。
杨青青的父母要跟着过去喝喜酒,也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
众人在一番喧闹的道贺声中,看着接亲的队伍离去。
“咱们回去吧。”姜秀秀招呼正在和一个小男孩聊天的姜川,挽着她的胳膊往家里走。
姜瑜对这桩婚事其实很看好,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娶一个家有残疾父亲的女人做妻子,说不定以后就会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既然对方依旧坚定的娶了杨青青,那就是真的很喜欢她。
先不说以后供销社的处境如何,至少在这几年内是能过上舒坦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