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的学习进度很快,平时她会在家里收拾家务,准备一日三餐,姜烟去上工的时候,她则会继续看书,每天午饭后,再去茅屋那边,将看书后自己整理的一些问题带过去。
程老几位也见过书读的好的,可最起码都接受过相应的教育,姜瑜这完全就是自学,还能将书中的知识点掌握下来,并且能举一反三,简直让他们几位欣喜异常,不知道多少年没遇到这么好的苗子了,自然也更愿意加倍的副导这丫头,即便是睡眠时间被压缩了不少,可依旧精神奕奕。
同时他们几位晚上还会商量着,明天那孩子会来问什么问题,然后几个人再教导那孩子学什么。
比起文科,姜瑜似乎对理科更加的感兴趣,当然并非她文科不行,相反文科的底子也不比理科弱,可以说是全才。
“姐,这道题怎么做?”晚饭后,姜川拿着一本数学书来找姜瑜。
他们这边的学校里没有一套完整的书本,不过姜瑜这边很齐全,自己巩固完知识点会教导弟弟,也会教导姜烟读书,这段时间她和姜川都会跟着姜瑜学习,不过是姜瑜出题两个人做。
此时姜川问的是一道数学应用题。
给小家伙仔细讲解了两遍,“听懂了吗?”
姜川点头,“懂了!”
二姐讲的仔细,他自然听得明白。
姜烟从书本中抬起头,看着外面的夜色,“快中秋了,过节前等去县城里看看能买到什么,给方爷爷他们送去。”
“什么时候去县城?”姜瑜也来了兴致,来到河西公社好几个月了,她还一次都没去过县城呢,这次大姐去,她也想跟着去转转。
“中秋前一天,公社不上工,咱们仨一块去。”姜烟道。
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可这年头想吃上月饼也不容易,首先基本是限量供应,等他们从村子离出发到了县城,早已经被县城就近的人给买光了,瓜果和肉类也几乎摊不上。
农历八月十四,天还泛黑的时间,姜家三姐弟就落了锁,往村口去了。
这个年代,好多人家连手电筒都没有,只能抹黑往外走,可也因为去县城的人不少,出门没几步路就遇到了村子里的熟人。
姜烟在前面和几位婶子叔伯打招呼,姜瑜则是拉着弟弟的手,安静的跟在后面。
昨晚她可能是兴奋的,没怎么睡好,现在精神头有些困顿,也懒得说话。
出了村子后,顺着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继续往外走,经过他们村子唯一的一辆客车是早上五点五十分,然后就是下午四点半返程,中间这段时间做什么,姜瑜不知道,可能是跑别的地方吧。
从河西公社到县城,坐客车要四十分钟的时间,每人车票是八分钱。
等他们三人被后面的人推上车,里面早已经没座位了,好在站的地方还有。
而且这年头也并非都坐客车去县城,有的家庭条件好的会骑自行车,有的为了省钱也会步行,当然也有村子里有拖拉机的,那就更方便了,根本就不用抹黑去赶车。
河西公社的村民吃喝不用犯难,可也不是多富裕,拖拉机是没有的,不然小麦脱粒的时候也不会用牛拉着石碾子。
听到车票的价位,姜瑜已经不像开始的时候那么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