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精彩古今传言>穿越历史>大地主的小日子 > 第八十五章 鱼塘
    第八十五章鱼塘

    杨明回到郑家村的时候,时间才刚到下午两点钟。

    “回来这么早?中午吃的什么呀?”卫卿卿听到院外传来汽车声,便迎了出来。

    “吃?什么都没吃,我爸,你爸,你妈,他们三个都去北戴河了。”杨明幽怨的道。

    “啊?怎么回事儿?”卫卿卿连忙问道。

    “什么怎么回事儿?你爸我爸想要赚个私房钱,你妈不想挤公共汽车,想要买一辆私家车,所以……全都去北戴河打渔去了。”杨明说道。

    “我爸我妈也真是的,出海打渔,什么时候去不了,新姑爷上门儿了,连饭都不管……”卫卿卿有些埋怨自己的爸妈了。

    “呵呵,不用埋怨,我爸带的头儿。”杨明笑道。

    “进屋吧,我中午蒸的馒头,还热乎着呢,刘嫂磨了两块豆腐,我弄了点儿小葱拌豆腐,挺香的。”卫卿卿拉着杨明的手,两人一起进了屋。

    放上炕桌,一碟嫩白中带着一丝青翠的小葱拌豆腐,一箅子蓬松绵软的大白馒头……

    杨明狠狠啃了三个大白馒头,拿一块馒头把小葱拌豆腐抹的渣都不剩,这才心满意足的拍拍肚子,倚在了炕头的被摞上:“刘嫂磨的豆腐真好吃,再加上咱们特产的小嫩葱,简直就是绝配了。”

    “我也吃了不少呢,感觉凉丝丝的,特别开口。”卫卿卿说道。

    “要是用咱们的优质大豆磨出来的豆腐,味道肯定更好。”杨明说道。

    “你舍得呀?那得磨掉多少辆汽车,多少艘渔船呀?”卫卿卿把炕桌搬下去,也爬上了炕:“今天又有人往咱们家探口风呢,都是打听大棚招工的事儿。”

    “哦!都有谁呀?”杨明问道。

    “都是老郑家的,我偷偷记下一张名单儿。”卫卿卿说着,从被摞里抽出一个小本子,递给了杨明。

    “咱们家两亩大棚,就雇了六个人,现在这是将近五亩大棚,那就应该雇十五个人,不过这样的话就太多了,雇十个吧,这里面儿正好有九个人,加上郑同,正好十个。”杨明说道。

    “我去跟他们说去……”卫卿卿说着,穿鞋下炕,风风火火的跑了出去。

    于是,杨明家又雇佣了十个人,长期工四人,临时工六人,帮忙管理大棚。

    今天一下午,杨明让六个老工人带着十个新工人熟悉大棚管理,他却带着播种机,把新大棚里种上了蔬菜。

    第二天一大早,杨明便带着大黑来到了泉眼那里。

    鱼塘改造,算不上是个大工程,杨明没打算请人帮忙,用抽水机把塘子里的水抽干净,然后又用抽水机把温泉池中的沸水抽了出来,把池子底部烫了一遍,各种细菌、寄生虫、水草,就这样被烫死了,水面上,漂着一层层的乳白色泡沫,池子里的水蛭,被这样一烫,也全都被烫死,在水面上漂了薄薄一层,过了大约有半个小时,杨明便把有些冷却的沸水抽干净,然后到自己那两亩地的地头小溪中弄了些鹅卵石,填进了泉眼中。

    接下来就是池塘边缘的台阶了,把边缘清理出来之后,放上石块儿就行,不过,石块不好找,尤其是方方正正的,但是杨明手中掌握的高科技农用工具太多了,找了个嶙峋的小山头,拿着肥料加工机,使用分解无机物的功能,把石头一块块的分解开来,最后,粘糊糊的无机肥料中,只剩下了一块块长110厘米,宽50厘米,厚20厘米的石块儿,把这些石块儿搬到池子边缘,垒成四级的台阶儿,便大功告成了,不过,这石头的分量,也实在是太沉了,最后还是使用手扶拖拉机,才把这些石块拖走。

    等到日落西山的时候,鱼塘终于建好了,汩汩的泉水已经将鱼塘注满,满溢出来,顺着出水口穿过纱布流走……于是,杨明开始往鱼塘中放养鱼苗,鲫鱼、鲤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