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各国的火炮技术其实都各有所长,这句话反过来理解,那么就是各国的火炮技术都有缺陷,法瓦尔特公司作为全世界最强大的特种金属公司,想要研发一种完美无缺的火炮,所以就需要借鉴各国的火炮技术,如果你实在感觉为难也无所谓,要知道可不仅仅是我们马提努斯公司再为法瓦尔特公司工作,法瓦尔特公司正在和捷克斯柯达以及法国施耐德谈判,引进相关技术,所以大口径火炮技术这对于我们马提努斯公司来说只是一个机会,并不是不可或缺——”沙橙表现的确实是无所谓,大口径火炮技术又不是只有日本才有。

    客观上说,日本的大口径火炮技术其实也真没有多先进,日本之前的火炮技术,以及生产火炮的装备大多都是从英国进口的,而英国的火炮技术,在全世界也并不是最出色的,真要说出色,还得是法国德国。

    对的,就是那个日常被褥的法国,在火炮这方面,法国技术还是很先进的,只不过是法国在世界大战前走了弯路,所以才在世界大战初期表现不佳,到世界大战中后期,法国炮兵的表现其实已经不逊于德国。

    这里只说一件事,21世纪依然主流的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就是法国人第一个研究出来的。

    这里的身管自紧,指的是单层炮管的身管自紧,日本现在制造的大口径火炮,使用的是英国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的缠丝身管技术,每根炮管上使用的钢丝拉直了长达30万米,也就是足足300公里。

    日本的身管自紧技术,是20世纪30年代从法国引进的。

    当然火炮技术只是一方面,工艺又是另外一回事,长门的主炮口径还只有410,到了大和就增加到460,日本甚至还准备在次大和级战列舰上使用510口径主炮,这可不是简单的炮管加粗拉长那么简单。

    关于吴海军工厂的技术水平,沙橙不了解,川崎一郎多少还是了解一点的。

    对于沙橙所说的情况,川崎一郎也是发自内心的无力。

    和南部非洲相比,日本不管是想获得原材料,还是想获得相关技术都实在是太困难了。

    对于法瓦尔特公司,川崎一郎也是早有耳闻,这家创立刚刚20年的南部非洲企业,虽然没有南非公司、保护伞公司名气那么大,却已经不声不响成为全世界第一流的钢铁公司。

    法瓦尔特公司的强大不仅仅是在金属冶炼领域,在和德国克虏伯进行深度合作后,法瓦尔特公司的武器制造能力正在迅速提升,南部非洲制造的四艘快速战列舰,使用的火炮一半都是法瓦尔特公司生产的。

    另一半来自南部非洲的另一个军工巨头尼亚萨兰军工。

    离开马提努斯公司,川崎一郎乘坐尼亚萨兰汽车生产的勋爵轿车返回川崎株式会社。

    这时候川崎一郎才意识到,南部非洲工业实力的强大。

    不仅仅是汽车,川崎株式会社使用的电话和传真机,川崎一郎家使用的电冰箱,甚至川崎一郎胸前笔袋里的钢笔都是南部非洲生产的,这样的南部非洲,真的会缺少被吴海军工厂严密封锁的大口径火炮技术?

    或者说,除了吴海军工厂,法瓦尔特公司难道就没有其他途径得到大口径火炮技术?

    别逗了,只要开价够高,欧洲白人能把自己卖给魔鬼。

    川崎一郎想的没错,就在他还没有做出决定的时候,罗克确实是正在和雷纳德·卡佩商谈引进火炮的身管自紧技术。

    和大口径火炮的生产技术相比,罗克确实是更重视身管自紧技术。

    大口径火炮的需求极少,南部非洲又没有类似big7之类的需求,所以短时间内用不到。

    身管自紧技术不一样,不仅仅是大口径火炮,中小口径火炮同样需要身管自紧技术,这对于提高火炮的寿命有着巨大作用。

    火炮的工作环境是极其恶劣的,炮膛在开炮时要耐受3000多度的高温,对抗几百兆帕压强,快速射击时身管内表面温度700多度,外表面100多度,温差很大,就算一根精工细作,堆满高科技的炮管,在高压、高温、烧蚀、裂纹面前也撑不了多久,正常来说时下火炮的寿命通常只有几百发。

    要提高火炮的承压能力,增加厚度是最简单的方式,不过增加厚度,炮管的重量也会随之增加,身管自紧技术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减轻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