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精彩古今传言>玄幻奇幻>云绾宁墨晔小说 > 第四十三章 紧急公告!
    此时的宣德帝朱瞻基并不在京师,而在徐州;三大营已经轻松夺取了这座城,他就在军中。徐州真不是什么好地方,可谓“四战之地”,无论南进还是北伐的军队都在经过这地方。“北军”主力进占徐州,是率先表明进攻的姿态,向天下人表明朝廷还占据着优势。英国公张辅♓🇾建议要先拿下淮安府,朱瞻基对他言听计从。

    内战扩大之后,其实朱瞻基就已经无法胜任军事统帅了,他指挥军队的才能有限,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大部分军事行动都听从张辅的建议,英国公几乎手握军队的决策权。那皇帝到这里来就是多此一举了?当然不是,朝廷里“三杨”、夏原吉等文臣一致要🀙求皇帝御驾亲征,不是没有道理🅨🉅🄸的,君臣对其中玄机心知肚明。

    兵者生死之地,能用的主将不是随便找得到的,宣德帝刚刚登基不久,最好的选择就是永乐时代过来的沙场老将,有资格有能力率领二十万精锐的人选择并不多,英国公张辅是最适合的人选。英国公张辅,其父荣国公张玉,战死于“靖难之役”;将门虎子,张辅继承父志,在几乎整个永乐时代南征北战,北征蒙古、南伐🋌🗹越南,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为他赢得了军中的威信,也造就了一代名将。

    此时的宣德帝非常地♘需要他,当然也不相信张辅会倒向汉王那边。但是,就算如此,宣德帝要把三大营完全交到张辅手上照样会害怕;就好像有人拿着一把枪对着你,你相信他不会开枪,但照样会害怕……万一张辅带着三大营投了汉王,这场争夺真就可以宣告结束了📟🜅⛜。这便是朱瞻基御驾亲征的原因……因为张辅也是武将、而且和朱高煦很有点交情,三大营中有很多武将;而投靠🞱🗸汉王最多的也是武将。

    这场内战扩大的主🌡因其实就是大部分武将都站到了汉王朱高煦那边,文臣却很少。如果南京守城的武将不轻易倒戈易帜,汉王仅靠山东带来的人马根本就难以攻占🆏🎦📘南京。

    无论朱高煦曾是如何厉害的名将,如果强攻要打下重兵设防的南京城,少了半年是几乎不可能的,🖐甚至于过江🀿🂟🐄都很困难;如果他拿不下南京,这场内战也没什么好打的了。历史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朱高煦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南京,导致一场内战渐渐扩大,有可能演变成“靖难之役”的规模;也许并不是玩笑,朱高煦在军中的名声威望是年轻的皇帝无法比拟的。

    ……朱瞻基坐在🙟🋦🛦徐州府衙门的大堂公座上,知府以下的一群官员再次战战兢兢地跪在那里。今年在徐州做官的这批人也真够倒霉的,先是🍭🋗🙟汉王来了可能被杀;现在朝廷的人又来了,于⚅🏃🗛是显而易见地背上了投降敌军反叛朝廷的罪名。

    知府伏在地上用几近哀求的口气辩解着:“总兵周遇吉奉旨阻击汉王叛军,连一天都没有顶住,全军溃散,徐州城无兵可守。罪臣等本想征募平🌃🟧🟟民壮丁上城死守,又担心城破后连累全城百姓,只好用权宜,假意降了汉王,只等王师一来收复失地……”

    坐在公座🏊😖🁙上的朱🙟🋦🛦瞻基耐心地听🖋👅着他们的辩解,当然是不信的。这帮官员为了保护百姓才投降?这个假仁假义的理由实在是太幼稚了。

    朱瞻基听了这😷通辩解反而更⛱加愤怒:这帮杀才🞮🗞是在侮辱朕的智商。

    但他并不想马上治他们的罪。如果现在就对投降过的官吏大开杀戒,以后收复投降汉王的城池肯定会遇到很强的抵抗;守城的将士官吏知道朝🈐♄廷兵马来了会死🖦🔺🅬,为啥不拼死抵抗?

    朱瞻基转头看向侍立在大堂上的杨荣,见他很轻微地摇了下头,便打断了请罪知府的鬼话,开口说道:“尔等虽有罪,但罪不至死,暂且仍领徐州事,待吏部议了,再作惩戒。都👅🆙下去罢。”

    皇帝心里早已有了定夺,但还是在细节上征求了杨荣的意见。做个样子?也不仅仅是🂌🍔🇲做样子。“三杨”一开始的关系并非亲密无间,其实杨荣和杨士奇有些矛盾,🆏🎦📘虽然杨士奇好几次都在试图修复关🀥系……

    知府等一听负责惩罚的是吏部,当下就大喜,肯定是不用杀头了,可能只是降级贬官,最多罢黜;总之比直接丢诏🎾🖩狱等🃺待三司⚊🏪法议罪,然后杀头甚至株连家人好百倍了。

    “皇上仁德,罪🙟🋦🛦臣等谢皇上不杀之恩。”众官急忙磕头。

    朱瞻基挥了一下手,什么都不想和他们说了。他还有很多事要劳心,虽在军中,仍要处理其它国事🖐;就像当初他的爷爷永乐帝,常常率军在外,奏章都是送🌆☜到军中。

    大事主要还是战争,除了汉王谋反最大的一场战争,还有松番叛乱、西南苗疆叛乱……南方对越南人的战争也不顺利,一时又⚊🏪没法撤军;北方兀良哈的情势也不怎么稳定。

    当初朱瞻基刚刚坐上紫禁城的那个宝座时,♇🆔他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守成之君,是大潮流给他的定位,无法选择;但很快他的帝国🂋🍍🆵就战乱四起,看来暂时是当不成守成之君了。

    其实朱瞻基受永乐爷爷的影响,从小就把朱棣当作心目中崇拜的大英雄,🊋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爷爷那样的明君大帝,建🁜🆧立不朽功业;形成了他好大喜功的性格,只是后来发现自己所在的时代不会给他机会……可是如今有了用武之地,他又感慨这是时运?还是不幸?

    朱瞻🊌🎻🖑基放下批阅奏折的朱笔,沉思着,琢磨着什么。侍立一旁的朝廷大🃳员便随之安静下来,不敢打搅他。

    这场战争有它的必然性,说到底是太祖的失误遗留下来的问题延续。当年太祖打击了功臣勋贵,却唯独不愿意理智地面对儿子们的野心,给了藩王儿子们太大的权力、还有兵权。问⛳🞞🕍题在太祖刚刚去世就爆发🈶🂸📡了,“靖难之役”打了四年,太祖🉤🉔的儿孙们自相残杀,几十万人在帝国内部你死我活地厮杀;“靖难之役”过去了二十多年,问题仍然没有被彻底解决,如今二十万京营大军开进到徐州,流血还在继续。

    “如果没有张宁到乐安,事情接下🌼来会如何?”朱瞻基用自言自语般的口吻说了出来。

    下面的众官不约而同地微微转头目视杨士奇,杨士奇一脸尴尬沉📝🛳☵默不语……张宁干的事与老夫何干?难道就因为曾经想把养女嫁给那个人?这关系扯得也太牵强附会,再说🄖♇已经取消了婚约。

    历史没有如果。就像史官们绝不会去说,唐朝如果安禄山被阻击在潼关会怎么样,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列朝列代的官僚政客和帝王都在从史🈐♄书中总结经验教训,他们宁肯相信一切事都是有深层原因的,并试图从中找到夺取天下治理国家的规律和理念;谈如果,就太没意义了。